找到相关内容4613篇,用时1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诗与禅(中)

    诗与禅(中) ◎袁行霈  禅对诗的渗透,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。这是传统的说法,比较笼统。细分起来,有以禅参诗、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。以禅参诗是用参禅的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;以禅衡诗是...夜半书其后》,其中有这样两句:“暂借好诗消永夜,每逢佳处辄参禅。”李之仪,字端叔,有《姑溪集》,其〈赠祥瑛上人〉诗曰:“得句如得仙,悟笔如悟禅。”《与李去言书》说:“说禅作诗本无差别,但打得过者绝少。”...

    袁行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3848400.html
  • 《借壳指月––飞跃看话禅》研究心得(中)

      《借壳指月––飞跃看话禅》研究心得(中) 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第二学期郑西漳居士奖学金   ◆ 释觉华  三、参禅者的先决条件  (一)万缘放下与决定心  参禅是为了“明心见性”,但凡夫无始劫攀缘妄想习气障重,心无法专注、单纯,所以设“话头”当做拐杖,作为依靠。但只在静处用功是不够的,慧门法师强调动处观照工夫的落实:“人都有见闻觉知的作用,一旦外缘、外境出现,根和识几乎立刻出现。……参禅要...

    释觉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3250357.html
  • 读中华禅风的演变心得

    老师在中华禅风的演变讲词中除了说明中华禅的演变,参禅的心路历程外,更详述了参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。若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,参禅就不易成功。  佛教传入中国,主要有三大宗,禅宗、净土宗及密宗。在讲词中也约略提到净土宗,甚至说:「念佛的确很好,念佛不仅可以以念止念,避免胡思乱想,而且可以证得实相,证得法性身,往生法性土,可谓方便殊胜之至」,又说「参禅就要有『大丈夫,秉慧剑,般若锋兮金刚焰』,佛魔皆斩,...

    乘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3654953.html
  • 虚云和尚对禅净关系的开示

    值得探讨。   虚云和尚有关禅净关系的开示,有《参禅与念佛》、《念佛将终开示》、《参禅与念佛的关系》、《老实念佛》、《答禅宗与净土》等,综合诸说,有下列特点:   一、 禅净等各种法门平等无二,都是...之中,禅净两家关系尤近,实为一家。虚云和尚指出:   参禅与念佛,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,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。参禅提一句话头,横截生死流,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。若话头把持不住,禅也参不成。若信心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7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3)

      参禅错用功将三止三观误以为禅宗   憨山大师梦游集中云谷禅师传云:“云谷禅师年十九,即决志操方,寻登坛受具,闻天台小止观法门,专精修习,法舟济禅师读径山道,掩关于郡之天宁,师徒...自知,碗忽堕地,猛然有省,恍如梦觉,复请益舟,乃蒙印可”,我们看云谷禅师悟道因缘,可以拿来做我们参禅用功的榜样。   僧问子湖神禅师:“如何是一心三观”,师云:“我当不见有一心,你唤什么作三观。” 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8.html
  • 念佛着魔辩

      或问省庵曰:“参禅一门,全仗己力,故每多魔事。念佛则仗他力,故承佛护念,魔事不生,有诸否乎?”   省庵曰:“唯唯,否否。夫参禅、念佛,论其难易,固有自力、他力之分。若论魔事,二俱不免。...患矣。参禅、念佛,譬如行路。经教如舆图,善友如引导,觉察之心如识路通塞。虽两条途路,夷险不同,俱不免错误之患。   “参禅且置,只如念佛。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,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。或两路兼行,两...

    省庵法师

    |降魔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0957183852.html
  • 修持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修持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   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参禅,恩则孝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。  ——《六祖坛经》——  一、心平何劳持戒   一般人听到持戒,总是心生畏惧,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,其实持戒...何用参禅   行,指身、口、意三业。随著物质文明的进步神速,人类的六根门头不停向外攀缘,造成心灵的越发枯竭,现代人开始觉醒今是昨非,籍著参禅打坐来找回自性,已然蔚为风尚。但是磨砖不能成镜,枯坐也无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645908.html
  • 临济宗的“四料简”,“四照用”和“四宾主”

    这些是临济宗指导教禅学禅的主要方法和理论,用于评判师徒或师友间禅学交流,目的在于勘验和启悟参禅者。  从中唐开始,禅僧或因解决衣食问题,或因寻访名师,往往到处流动,兴起所谓“行脚参禅”之风。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修行方式的变化,探究禅的奥秘(参禅)已不仅仅是修行者个人的体验问题,还包括师徒或师友之间的相互讨论、启迪和勘验,由此出现了传法和参禅的新方式。临济宗的这些理论就是适应这种情况产生的。  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3757436.html
  • 浅谈学三论宗教理对于参念佛是谁的助益

    不是虚妄分别心,什么也不是,哪里都没有。参禅工夫深入后,身心世界内外空寂,根尘识一起销落。可见参念佛是谁是破执利器,能破除内外一切执著,而且它仅仅是破除执著,不会另外安立什么固有不变的东西,所谓佛来佛斩...原则,以此为指导,末学将学习三论教理在参禅实修中的作用稍作梳理,仅作理论探讨,以求抛砖引玉。管窥蠡测,必然多有错谬,敬请师父及各位同修不吝指正。  二、理行并进的学修通则  达摩祖师提出学修佛法须理入、...

    林海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4660939.html
  • 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谈“看话禅”

    由于现代的人,根器不及古人,亦由学者对参禅者话头的理路,多是没有摸清。   有的人东参西访,南奔北走,结果闹到老,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,不知道什么是话头,如何才算看话头;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,在话尾...这一层,以为只要死拚猛撞,终有一天会打穿漆桶。如明末莲池大师辑古代禅师辛苦参禅的故事,成《禅关策进》一书。自序云:  居则置案,行则携囊。一览之,则心志激励,神采焕发,势自鞭逼前进[2]。   “势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3362376.html